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场所容易出现聚集性/暴发疫情。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托幼机构和学校要如何应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切实落实每日晨、午检工作,如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儿童,应立即通知家长,及时送诊。
做好因病缺勤及病因追查登记,一旦发现传染病或出现发热、出疹病例异常增多,要及时报告所在地镇(区、街道)卫生所。
每日对儿童玩具、卫生用具、餐饮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洁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儿童高频次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儿童午休使用的衣物、被褥等需经常放置在室外阳光下晾晒。
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并配备洗手液。每日督促和教育儿童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积极通过家长QQ群/微信群、园区宣传栏、宣传视频等方式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等。
手足口病患儿需根据医嘱住院治疗或居家观察,不要带病上学。居家观察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在此期间患儿应尽量避免外出,不要前往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玩耍。
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出现聚集性或暴发疫情的托幼机构和学校应规范采取停课等疫情防控措施。
Copyright © 2024 凯发护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